打工就是给别人去做狗,别相信其他说法。

资本家,老板,在人们抵触打工时,会发明一些听起来高端洋气的词语来引诱麻痹底层打工狗,比如什么“白领”,“文员”,“总监”,“老师”,“工程师”之类的,好让他们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个虚假的身份标签上,暂时忘记自己是为了生活被迫去被人使唤,失去自由之身这个惨痛的事实。

这样用来麻痹打工狗的词汇,还有很多,屋顶头牌就不再一一列举。

但是呢,无论多高逼格的词汇也掩盖不了打工人的一个共性----就是他们不占有任何关键性生产资料。

只能靠出卖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换取一份勉强维持温饱,最多小康的生活,并且在ZG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对打工人其实是非常不友好的,比如996上班模式,没加班费的义务加班,超过35岁就大概率会丢掉工作,被公司“优化”,强行输送给社会。

并且一份精力换取一份工资,要想继续获得工资,对不起,您得继续出卖自己的精力。想一劳永逸,有一天过上富人那种不愁没钱花的生活,做梦吧。

更惨的是靠打工来讨生活,会导致手停口停。哪一天打工狗们人老珠黄,或者被公司认为没“性价比”,可以用个年轻的后生来替代(人家初出茅庐要的工资比你少,加班比你猛),那么收入就几乎归零,然后男的去跑外卖开滴滴,做保安。女的呢,如果老公赚钱能力不错,也许直接回归家庭,但如果老公也失去了收入,那么可能就会去卖保险,做销售,或者......你懂的。

所以,有时候一些粉丝在后台给我私信的时候,为了吸引我宝贵的注意力,更有可能高看他一眼从而回复他的问题,就会说自己现在年薪几十万之类的。但其实我从来不认为这有啥了不起的,就算你年薪100w+,只要你是通过给别人打工搞来的,我一样看不起你,因为你本质上还是一条狗。

只不过,就像狗狗品种有高低贵贱一样,可能那些流水线上拧螺丝的,扫大街的是田园,你坐办公室敲键盘的贵宾,比他们可能更受主子宠爱一些而已。

但狗终归是狗,只能靠主人去给它吃的喝的,万一哪一天被主人遗弃了,就会发现自己啥也不是,连填饱肚子都是问题。

并且这个时候,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。

那些看起来比较低端的田园犬,因为平时也没啥好吃的,经常饥一顿饱一顿,但是呢它们反而更容易存活。因为它们平时就很有危机感,要自己去在主人以外的地方去找食吃,长期下来它们往往知道不止一处地方能有吃的,这样无形当中提高了它们在被主人遗弃后的生存能力。

但平日里看起来更高贵的贵宾,宠物狗就惨了。

一来它们平时过惯了养尊处优,平时除了专门的狗粮和肉以外啥都不屑去吃,然后被主人宠爱的“富贵”生活。二来是它们因为过度相信主人会一直爱自己,这样的生活会一直继续下去,缺乏危机感,也没有对将来有一天自己会被主人遗弃,或者遭遇变故被迫流落野外做过哪怕一点点准备。结果危机一旦到来,这类高贵的宠物狗往往大概率要被饿死。

以上的例子中,主人就相当于公司老板,资本家;田园相当于底层蓝领打工人,贵宾相当于收入稍高,生活稍体面的白领。

可能不少上班族,底层傻狗看到这里要激动起来了,心里想你怎么能把我比作狗呢?

不好意思,我的文章就是这样,如果你不认可这个观点,觉得自己的自尊心有被伤害到,那么请赶紧滚开直接取消关注,也不要再看这边的文章。

您就安安心心地打一辈子工吧!

反之如果你觉得这个比喻十分恰当有趣,读了之后非常爽,很认可我观点的,那么就可以直接往下看。

俗话说,知耻而后勇。

我的文章之所以动不动就用“傻狗”,“废物”,“垃圾”来形容打工人,上班狗,目的是让这些人中本身有能力冲破阶层,脱离打工阶级,走向富人老板阶级的那一群人,被骂之后从心里生发出一种力量,然后再加上我的一些点拨,逐渐找到给别人打工以外的收入来源,从而有一天过上真正富足悠闲的生活。

如果我把文章写到鸡汤一样,你看了之后等于没看,表面上文章是温和了,你也好像暂时心情被安慰了,可这真的有用吗?

明天,你还是得去给老板搬砖,做牛做马,几十年如一日之后,你还是个打工的。

这就是你想要的?

为什么今天要把打工这个事情单独拎出来,写篇文章呢?
就是因为我发现,越来越多的底层傻狗(包括曾经还是打工人的自己),以及后台私信我的读者,开始选择接受自己作为打工狗的悲惨命运,言语满是被生活蹂躏后的委屈但又毫无办法。眼睛也不再有那种希望的光芒,整个人毫无生气,仿佛在精神上已经死去,活得像个行尸走肉。
人,一旦选择躺平,失去那种奋斗向上的心气儿就完了!然后就会与幸福人生彻底绝缘,大概率下半辈子就交代了,从此在底层废物圈子的泥潭里,为了一点填饱肚子的蝇头小利你坑我我坑你。上层人在驱使奴役底层傻狗的同时,看着他们相互坑害撕逼,会笑的合不拢嘴,心里想这群傻狗这么互相折腾,各自为战,活该一辈子给我打工!
并且,加上商业广告,各种铺天盖地垃圾信息的宣传。一些打工人对自己的身份,以及相关的形容词不仅不以之为耻,反而以之为荣。结果就是越来越觉得打工,被人当牛马奴役没什么可耻的。
但富人,资本家就不一样了,他们绝不会傻傻地靠出卖自己的精力,因为他们很清楚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很有限的,应该花在真正有意义的事上,比如为自己购置优质资产(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收入),掌握关键性的生产资料(比如经营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店铺,或者掌握一个拥有大量铁粉的自媒体账号,就像屋顶头牌这样)。总之呢,他们会构建一个个赚钱管道,让金钱即使在自己睡觉的时候,都源源不断地流向自己。

那些要拼体力,拼脑力的苦逼活儿,就交给打工人吧。反之每个月赏他们一些刚刚好的薪水,他们就能够满足并接受现状,不闹不哭,一辈子供自己驱使,多好!

不少打工仔都抱着这样一个心态:放假了,到了放纵和轻松的时候,总算能歇一通了。可是,你转念一想,放假之后呢?不还得照常打工,过着社畜般被人奴役的生活。

说到社畜,还真得好好说下这个词。

社畜一词,是从日本那边传过来的。它被用于称呼部分工薪阶层,睡眠和饮食都草草了事,然后拼命投入到眼前的工作,意思活得就像公司养的牲畜,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。

如此辣鸡,带有耻辱性的一个贬义词,为何打工者们还乐此不疲地接受、愿意使用?

在公司很顺从地工作,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,社会+牲畜=社畜,这其实很侮辱人格。

别人骂娘的时候你知道顶嘴,打你的时候,你知道躲,但他叫你社畜的时候,你接受了。

不仅别人这么叫,自己称自己也为社畜,你觉得你还是个人吗?

配当人吗,连畜生都不如!

一个人格和尊严都被践踏了的人,是不配当人的。所以说,很多打工人在各种垃圾信息的洗脑下,活脱脱地活成了一条狗。

从此基本的人格独立和向上攀登的潜力都失去了。

因为你一旦十分乐意接受侮辱性的词汇,就代表着任何人都可以欺负你、践踏你。别人一看你被骂了还这么顺从,甚至眉开眼笑,那就会更加得寸进尺,把你当畜牲一样对待!

不少傻狗还进行自我调侃,还以为这是一份荣耀,觉得挺光荣呢。比如在年会节目上,表演什么为公司加班最光荣之类的。

光荣个屁!

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。这是陈寅恪先生说曾经说过的名言。

而你的灵魂和精神,已经不属于自己了,自由更是别做梦。

当灵魂不是自己的时候,身体,精神,大脑全部都属于他人了。

任人宰割,受人指使都是自然而然的事。

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的封建奴役文化,束缚了你的心,捆绑住了你的自由。

在你的内心深处,总有那么几句话:我要一辈子老老实实打工,受人指示,我要听话,坚决不能恼。

跳槽也不行,能自己去搞钱也不行,因为我品德高尚。

说白了,是自己愿意做一个任人践踏的穷狗。

只要能满足我的正常的生理需求,给我生活保障,我就愿意受其N役。

但是,老板,资本家却不需要听这些,他们只需要更好的运用和奴役打工狗就好了,这是该利用的手腕。

与此同时,还要给他们制造一些负罪感-----如果生活不好,工作不好,都要自己身上找原因!

要归结到自己身上,你不能找我的毛病----是你自己愿意做狗的,怨谁呢。

艰苦的生活,加高大上的词汇,空洞的追求,让他们吃上饭,活着就行。

儍狗打工者的心境如下:连续五六天不间断的工作,两条腿疼痛的早已经不是自己的,时间与金钱不成正比。

“工作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,莫问值不值得,人间值得!”

上面是我一位已经被我拉黑好友发的朋友圈,大家能感受到什么,是不是生存的挣扎与努力的痛苦!

对的,上层人和底层人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看似很和谐的美好社会。

只要上层人好好做人,打工者永远安心做狗。

而更糟糕的是,当打工人接受了一辈子打工的命运后,命运常常会让大部分人在到达一定的岁数后,连认真打工,都没人要!

这可不是我在这里说什么恐怖故事,而是现在这个社会真真切切地在上演的一幕幕。

公司处于业务迅速扩展期,为了抢占市场,招进大批员工,把他们训练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然后等业务平稳后,发现要给这么多员工发工资是个巨大的成本,于是乎开启裁员,美其名曰“去肥增瘦”。同时不断地招进年轻的,刚入社会的员工,来替换那些年老干活不怎么干得动,但是工资又高的老家伙,还用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说法------“向社会输送人才”。

真踏马的虚伪!

被裁的打工狗中,不乏那些曾经给公司业务上升做过巨大贡献的,获得过各种“优秀先进员工”,奖杯证书摆满工位抽屉的人。他们为公司曾经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,甚至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。到头来,公司一旦不需要你,就是不需要你,根本不会想起当初的所谓贡献,直接一脚踢开!

最后因为屋顶头牌曾经是在做软件开发的,我就讲一个IT行业,十多年前的真实故事,傻狗们能领悟多少算多少吧。

10多年前陆奇空降微软。微软是个老公司,作为软件时代发迹并壮大的软件公司,对于软件开发有一套严格而切实有效的方式。

这个方式体现在组织架构上就是微软是典型的开发,测试,和项目经理三权分立的架构。

这三个组织的最高领导人,在很多的组织里,一直到VP以上才汇报给一个人。

举例来说,在微软的在线服务部门,陆奇才是第一个让必应的开发,测试,和项目经理的最高负责人汇报到一起的人。

微软之所以采取这个架构,在1995年的时候是可以理解的。那个时候互联网并不发达,软件开始主要靠软盘后来靠光盘发售。如果有严重的bug,修复起来的成本非常高。

所以在当时,稳定的开发和严格的测试,以及明确的用户需求都是一个软件公司成功必不可少的。这就造就了微软的三大不同的角色以及这三大角色三权分立的特色。

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,这一切就变了。互联网公司提倡的是快速开发,快速发布,有bug上线以后发布小版本修复。

结果就是,软件测试这个职业在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里面的比重大大下降!

现在互联网已经非常发达了,即使传统软件公司要修一个严重的bug并让所有买了软件的人更新,也不再是一件那么高成本的事情。所以微软养着的庞大的测试队伍,不但是个巨大的钞票粉碎机,而且不产生实际的效益。

然后陆奇来了,新官上任三把火,他要开始改革-----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幅度减少这些并不产生实际效益的测试部门。

这个叼毛的做法很聪明,他效仿其他互联网公司,在Bing里面推行所谓的Combined Engineering。具体来说是把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混编,大家都干同样的事情。

说白了就是:你是开发,也得干测试的活儿。反过来,测试也得干开发的事情。

这个Combined Engineering开始只是一两个小组试点。不过后来这些试点小组的领导们就到处去宣传这种做法的好处----什么开发效率高,开发人员对自己的代码负责等等。

大约一年多以后整个必应都被Combine掉了,测试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在微软的在线服务部门不存在了。专门的测试人员还留了一点,大部分的和开发人员合并,并且汇报给同一个领导。

这个改革还有一个目的,也是不会公开宣扬的目的。微软在过去那么多年里面分工明确,开发的做开发,测试的做测试。开发勉强能做一些测试的事情,不一定做的多好。

测试要做开发的事情,让那些95年进微软,为微软服务近20年的大叔大妈们去转行做开发,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!

那么合并以后的队伍是拿什么标准做绩效考核的呢?当然是以开发人员的标准做绩效考核的。

结果就是测试人员的绩效考核通常都比较低,而那些垫底的就被开除了。是的,微软的陆奇通过这个Combined Engineering,解决了很多微软高层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:裁减测试人员。

这个Combined Engineering后来就大幅度向微软各个部门推广了。陆奇也在Steve Ballmer的改革里正式从一个不重要的在线服务部门的经理变成了掌管包括office在内的重量级人物之一。

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高峰!

但那么那些中年测试人员的结局怎么样呢?有些人有能力又努力的,多少都还在这里或者哪里谋得一些职务。更多的就比较惨了,基层人员,只会手动测试,技能老化。

ZG人的成功,往往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,从古至今都这样,毫无改变。懂得都懂!

当时我认识一个美国人,做测试的。1995年进微软,在微软服务17年之后被开。早年赶上了微软的好时候,虽然工资不高,但是股票很多。这位老哥就生了4个娃,老婆不工作,还供养着有湖景的豪宅,背着贷款。

后来他在Bing的一次Combined Engineering以后被合并进开发人员的队伍,又在一年后因为绩效考核不好,被开除了。开除之后,他找了很久的工作。投简历基本上石沉大海。而家里的娃,贷款还有不工作的老婆,压得他也喘不过气来!

后来没办法,他把豪宅卖了,自己租房子,老婆也出来去超市打工了,自己开18轮大卡车去了。最后这个人就一直开大卡车,一开就是5年。

那么这样的人是不是个例呢?微软在上世纪90年代招的很多专职测试人员,在公司这样随波逐流混了10多年,每天按部就班拿工资,做着一些重复的活,拥有整个产业界早就不需要的技能。

就我所知道的,这些人的结局大部分都不太好。

无论如何,这些人曾经为了微软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但是形势变了,公司是不会因为你过去给公司做了那么多贡献,就会对你手下留情的。

而去其他公司,也不可能,因为其他公司不需要只会测试的人。

给公司奉献青春那么多年,成为了公司需要的人,然后公司不需要了,就被裁掉一无所有了。像一只贵宾宠物狗,在被主人宠爱许多年后,一脚踢开。

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过来,但TM的就是现实!

问题是,这个锅到底要谁来背。我想还是自己要背才对,自己要对自己的人生100%负责,别整天想着靠你靠他,靠在公司打工发达,走向人生巅峰。

而且,是你当初选择接受一辈子打工,不尝试副业,为自己多准备几条退路,安心做狗的啊。

好了,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。